乔治·马丁的巨作《冰与火之歌》深刻地揭示了一个父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与命运。本文将从角色塑造、故事情节、意象意义等方面,探讨《冰与火之歌》中女性的命运,同时深入解读作品中“冰与火”的多重含义。
一、女性的命运
《冰与火之歌》中的女性角色信奉红神教、凯特琳、梅丽珊卓、珊莎、艾莉亚等都是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被赋予了各自固有的特定性别地位,而作为女性角色的体现,她们面对的来自父权社会的生存危机和命运,更是影响整个故事的发展。
即便是在宫廷中地位极高的女人,仍然不得不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家族的利益、婚姻的束缚、以及对男人的依赖。国王罗柏的妻子凯特琳·史塔克,为救自己的儿子运筹帷幄,但最终也不得不遵从家族计划,将自己献给瓦里斯·弗雷后者身份和财富的优越。而艾莉亚更是遭受到昏迷和变性、流离失所的折磨。
在这个极度父权主义的社会中,女性的命运很少由她们自己操控,她们更多地被当作配合运动的棋子,扮演着支持各种家族计谋和私欲的角色。而当女性试图挑战父权制度时,则很容易遭受到伦理和社会的指责、离别、自我价值的低估,并遭受到歧视和压制。比如,玛格丽·提利尔和丹妮莉丝·塔格利安在为权力争夺中不断地排斥别的女性,就坚定地为其国家的利益最上心念更甚惜步。这种命运的束缚,虽然仔细推敲还是不尽公平,但却是存在的。
二、浅析《冰与火之歌》中冰与火的含义
在《冰与火之歌》中,“冰”和“火”作为重要的意象出现,这个意象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多重的含义,并对整个故事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冰”指的是冬天、夜色、北方、死亡、恐惧、寒冷等等。这些表象所代表的,是一个世界的边缘,是人类世界辖制不到的世界,而其所代表的,也是人们为所欲为的野蛮世界、死亡的力量和来自暗影的干扰。在《冰与火之歌》中,北境则是冰雪的天地,具有艰苦卓绝、险恶残酷的特征,是各种野兽、战斗、雪白的天空、寒风乍起等 representation。而“火”则是与“冰”形成鲜明对比,它代表着生命、光明、理性,以及繁荣和新兴力量。丹妮莉丝的龙大军,湾区的灯火阑珊,都是火的代表。
而在故事中,恰恰是这一冰火对立的主题,构成了整个史诗故事的中心。长城北边的尼德堡,以及诺兰德等地都经历了一个混沌时期和神秘力量的波折。而利昂内尔以及玛格丽妮想方设法另妹妹毒死,丹妮莉丝和艾里雅经历飞龙重生和追杀的历程,也突出了火与冰的差异和对立。作者通过这一冰火对立的主题,向读者阐述了力量与生死的对立,体现了生命、理性、光明的积极意义。同时,也为人类世界的命运画下了浓重的画龙点睛之笔。
总之,《冰与火之歌》中充斥着男权社会、女性命运受限以及火与冰的生与死的成分,描绘了另类视角和啊沉重的历史阅历,更是一部值得细细揣摩和品读的现代史诗小说,无愧于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