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作品《一九八七:我们逃离中国》描述了一个中国国营企业负责人及其家人在改革开放初期逃离中国的经历。这个故事揭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动荡、人性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未来的担忧与追求。小说的核心思想是逃离并非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只有通过对话、合作以及对自身责任的认识,才能促进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40多岁的国企负责人兼小说作者,他在改革开放伊始很兴奋,尤其是民间买卖自由化,开始尝试着搞产权转移、搞私人企业。但在政策上的障碍、利益关系的纠葛、文化价值的碰撞和自己内心的犹豫中,他感到越来越无力和沮丧。最终,在公司上层领导被查处、私人麻烦缠身、对生命安危的担忧等原因下,他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逃离了中国,移民到了美国。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外部事件的再现,给我们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国情和社情,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与冲突。党政官员“察言观色式”的无声压制、官僚腐败、人际关系的困难,给中国知识分子和创业者带来很大的创业障碍。同时,小说还刻画了王老板复杂的心理,他既热爱祖国,又想为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找到更好的出路,这个二者之间的矛盾让他陷入了迷茫。
小说展现了“逃离”背后的悲剧,逃离并不能改变问题的根源,只是将问题推给了别人。同时,逃离让主人公失去了对祖国的责任和怀念,让他和家人在异国他乡处于一种身份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状态。这就成为小说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即“逃离并非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只有通过对话、合作以及对自身责任的认识,才能促进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一九八七:我们逃离中国》是一部揭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动荡的小说,表达着中华民族追求和平、安定、繁荣的梦想。通过主人公跟事件的阐述,小说揭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困境,同时在确立中华民族追求和平、安定、繁荣的愿景下,提醒了我们要勇敢面对历史,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推进祖国的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