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的小说《庐山谣》是一部真实而又深刻的描写中国农村的小说。它通过真实而微妙的叙述,描绘了中国农村的风俗、习惯和情感,还展示了农村现状下的一些问题。本文将探讨《庐山谣》中表达的思想。
首先,《庐山谣》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爱情和风俗习惯。作为中国的一部乡土小说,《庐山谣》通过对婚姻、家庭、爱情的描述,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传统社会中的爱情和家庭构建方式。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女方要随着丈夫离开家乡的习俗。在这种习俗下,农村女性很难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即便有很好的发展,也难以获得题为“家”的东西。同时,社会性别歧视也时常表现在庐山谣这部小说中。这些传统文化现象在小说中得到了真实、生动、深刻的展示,所以,读者在阅读小说时,会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其次,《庐山谣》也表达了贾平凹对亲人和民族的认同。在小说中,贾平凹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农村的家庭情感。比如,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兄弟之间的扶持。在家庭和民族意识深入人心的传统文化环境下,小说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尊老爱幼毫不掩饰地体现在了文章中。此类情节展示了中国农村优良家风。小说中还有一些描写祖先、家谱传承等等的场景。这些探讨表达了贾平凹对家族、家乡、民族的重视。相应地,这也或可以看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再次,《庐山谣》的叙述尤为深刻的反应了现代环境对农村社会的冲击。尽管不是小说的重心,但是这些冷静的观察结果却是无声的控诉。作者在小说中通过对医疗卫生、交通、教育等方面的描写,展示出了中国农村在现代化发展的“进步”中遭受的挫败和痛苦。尤其是随着国家队对工业化快速进军,农民们更是陷入了非常的困境,上司显得不闻不问,工资微薄,过着非常干涉性的生活,这些描写显示出贾平凹在详细观察中国农村社会状况,特别是紧随现代化发展的市场竞争、物质主义和道德颓废等方面,忧虑农民基层和文化底蕴的面临的问题。
总结而言,《庐山谣》是一部描写中国农村社会生活、传统文化、现实问题的小说。在小说中,贾平凹以深刻的观察、微妙的描绘,展示了传统文化在中国农村的传承和演变,展现为个体与家庭之间、个体与民族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社会模式的演变。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文呈现了作者反思中国农村现实的思想。这部作品也有助于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