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真的》是莫言作品中的一部代表性作品,整部小说通过童话般的叙事方式,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命运的关系描写得跌宕起伏、让人热血澎湃。
小说的主人公叫做阿来,他生活在一个神秘的小村庄里,这个小村庄有很多奇怪的事情发生,比如一次,一个老汉捡到了一只白色小狗,而这只白色小狗却不叫汪汪,而是“啊啊”,似乎是想说什么,但是老汉却听不懂。
小说的情节发展蕴含着对生命和宿命的思考。阿来经历了很多奇怪的事情,他的母亲死亡、被捉去当兵、后来又流落他乡。他身上的遭遇,都是一种随机发生的事件,伴随他的人生——“就好像这个宇宙只是一个巨大的游戏,世界的规则永远是不可预测的。”
小说的另一个主题是对“真实”和“虚幻”的反思。整个小说通过不同的人物来描绘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例如,其中一个人物叫做孙先生,他经营着一个叫做“孙先生的童话乐园”的地方,里面有许多童话故事的人物,孙先生为这些故事的人物也编写了自己的结局,让人们感受到了童话的“幸福结局”与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
整本小说激发了对命运的探讨。命运在莫言的小说中一直是一个主题。它是一个人生的探求,是涉及到每个人的命运选择。阿来充满了他的命运,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但他却能克服自己的困难和挑战。正是因为如此,作者在描写他的人物性格时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技巧,让读者更能够认同小说中人物的感受,进而陷入到故事情节之中。
小说的结尾,阿来“回家”了。他追寻命运,跋涉牧场和雪山,跨过大河,花了数年的时间,最终重返故乡。回家并不是回到过往的日子,而是回到真正的“家”——流淌着血脉、牵动着灵魂的根。这也是阿来最终“找到”自己的地方。
总而言之,“如果这是真的”展示了一个无穷无尽、多变多样、异常复杂的世界,几乎是无限的想象,通过阿来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探寻和幸福的途径。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是对中国文学的认可,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认可,因为他的作品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命运之间的关系,展现出了人类思考的最高境地,这也是“如果这是真的”这部作品的最大价值所在。